剛收到這期的《Lettres du Brassus Issue 05》,白雪鎧鎧的封面吸引了我的注意,信手翻了起來。這些大型企業 (或是定位為品味時尚) 的刊物真是不錯,雖然多少有品牌行銷的心機,但是裡面還是有著許多增廣見聞、開闊視野的好文章。過去 James 曾經拿過 Volvo 的刊物借我,裡面細說著斯堪地維亞的鄉村生活跟生活型態,而 Volvo XC70 就在紙上橫跨過溪流、木屋,蜿蜒著駛向溫暖的家。而現在,來自北歐的寒意飄進了我的案頭。
今年冬天一點都不冷。沒想到第一道寒意竟然是北歐來的
這期主題還是談 Blancpain (寶鉑) 的歷史以及它們經典的「五十噚」潛水表,其他還介紹了 Blancpain 的客製化雕刻。生活風格部份則是介紹 Le Brsssus 中在 Risoud Forest 裡取木製琴的手工吉他師傅,以及香檳、美食跟巧克力。
本期的主題之一是公開 50 噚系列藍寶石水晶錶圈的製作方式
機械錶的行銷甚是有趣。因為機械錶是手工打造的產品,準確度、耐用性、經濟效益都無法與工業大量製造的石英錶相提並論,所以各家錶廠莫不以「手工的工藝」「有著掌心溫度的機芯」「品牌與百年傳承」這種論點行銷,將產品嵌進生活型態中。這點倒是與各種奢華產品相互輝映。
50 噚系列。現在雖然 Blancpain 想重新擦亮這個系列,但是現在運動錶大行其道,能否在各家潛水錶中勝出,我想 Blancpain 還很有努力的空間 (畢竟長久來都是以 Classic 型的腕錶贏得口碑)
在工業革命即將到達尾聲的現在 (工業製程過良、人力過剩,很有可能會興起另一波以人力為主的商業型態,是什麼還猜不出。否則就是要移民太空,解決人口/人力過剩的情形),基本上我認同這種手工製品的價值。只是價格與價值脫鉤太多的話,就成了商業哄抬的手法罷了。
手工繪圖、定稿、並且實作在工藝上。這種程度的手工價值我很能認同 (但是價格也要可與之匹配才行)
翻閱中,我發現了一張很有張力的照片,由攝影師 Anne-Lise Vullioud 所拍攝。這位老師傅 Lorenzo 已經 78 歲了,是手工訂製吉他廠牌 JMC 的伐木人。我依著文中的敘述,花了點時間從網路上找到 JMC 的網站,並且在首頁的照片上發現了 Lorenzo 的身影。
拍得真好,感謝這位女攝影師。刊物中還有多張背著鐮刀奮力砍伐的身影,很是動人
JMC 網站在此:http://profile.myspace.com/index.cfm?fuseaction=user.viewprofile&friendid=157970579
這是 A.R. Lenoble 在 Damery 的酒窖。我對紅酒沒研究,但是看到大片的葡萄樹園仍然是喜愛的。可惜現在酒類文化早已跳脫飲食的範疇,被當成品味與生活態度般蔓延開來。有時看到時尚名人 (現在連台灣之光都去賣酒了,還要記者寫些「看了感動到掉淚」的鬼話) 爭先恐後參加酒商活動,在電視/媒體上大談自己多愛喝酒云云,真是進了價值錯亂的天堂。菸商成天被如董氏基金會等團體釘在牆上,成為過街老鼠;酒商則在如台北繁華街道大行其道,杯觥交錯,卻從不曾看到勒戒團體出來指正。只能說,我們付給酒商的錢沒有白花:我們買它們的酒,它們保護我們繼續喝酒、買我們的健康跟命。
只要不行銷過頭,紅酒文化真是令人心動。只是台灣沒有不過頭的事情。有影響力的明星/名人老是在電視上說自己喝到吐、喝到掛,喝到沒日沒夜,真是壞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