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疲憊的身軀,總算來到旅程的最後一天。單眼相機什麼都好,就是重。左肩累了換右肩,右肩累了換左肩。怎麼還沒帶去免稅店?我應該幫自己買包撒隆趴斯貼貼。
隨著遊覽車起起伏伏,四週山巒層次明顯。日本政府有計劃地養植山林,以供國內紙漿的大量需求。不過過去佔台時期可就沒這麼愛惜。台灣珍貴木材被砍伐殆盡,成了日本人貪婪的代罪羔羊。日本這個千年古國,已經沒有任何一滴新鮮活躍的泉水。想要刺激求新,就非得由外取經 (以及資源)。
其實最後一天是重頭戲,因為只要知道你到過東京,朋友都要看看東京淺草寺雷門的照片和晴空塔的東京芭那那 (伸手)。不巧的是,我們到訪時雷門塔樓正在修,晴空塔的限定版香蕉蛋糕也沒空買 (跟團嗎,總是 A 遲到或 B 走丟),弄得好像我們沒到過東京一樣。
淺草觀音寺,是東京最古老的寺廟,以「淺草觀音」受到日本各地和全球遊客的親近和喜愛。寺裡供奉觀世音菩薩,是民眾信仰的中心。在大爐旁,許許多多信眾將香煙撥往自身,祈求神明庇佑。我在寺前的店鋪買了綠檀佛珠,4,000 円的價格還可以接受。不過日本佛珠的珠子並沒有車得很圓,而是仿如手工削製般有菱有扁。若真能空手磨方成圓,只怕可以悟道了 (開個小玩笑)。
一側的五重塔和本堂一同建於西元 942 年,歷經經過多次祝融並一再重建
佛珠顆數各有不同 (都有意義)。其實我正在研究「包漿」,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走著走著,人人必訪的雷門… 竟然被施工的布幕圍了起來 (整修中)
雷門前精壯的人力車伕賣力攬客,Esther 雖有興趣,但不好意思讓人揮汗拉車。「太胖不好意思。」
晴空塔,我個人覺得不怎麼吸引人。在台灣,電塔是嫌惡設施,在日本大夥卻得汗流浹背地排上二十分鐘登塔,繞了一圈後再步行下兩層樓,繼續排二十分鐘搭電梯下樓。我沒上過台北 101,真心希望遊客在台北 101 上的體驗會比這裡好一些。
無論行銷多用力,遊覽車裡望出去的晴空塔 (Skytree) 只是在無數電線杆外的一支超大電塔
更低的塔都有了,為什麼沒有找不到台北 101?(不過雙塔有合作過活動就是了)
製作紀念錢幣倒是有意思。我們幫老爸做了一枚當鑰匙圈,因為金光閃閃,很有福的感覺
和幾百個人一起排隊半小時後,我們登上 350 公尺高的觀景台 (幾乎要到手牽手才不會被擠散的程度)
望出去就是這個樣子。我沒上去過台北 101,希望景觀能比這個好上一些 (否則不值那個票價)
人潮多,乾脆花錢吃點東西 (只有這裡能有一點空間轉身,否則觀景台上好像電影院散場一般擁擠)
上樓電梯是直達 350 公尺處,下樓得先走兩層樓,由 340 公尺處下樓 (又是排了快半小時,而且是排 100 公尺長的那種)
這個導覽面板倒是頗有新意,可以多點觸控,同時打開多個小圈。你還可以放大小圈內的景物,若有知名建築物也會標出
下樓前,一旁還有透明地板,膽子大的可以上去拍照 (同樣要排…)
末了,上車前,導遊帶著幾個人小跑步往前衝。「不是只剩下十分鐘嗎?去免稅店來不及吧?」「不行,行程上有寫就要去!來,後面的跟我來!」我們默默地上了遊覽車,讓這些購物優先的團員們好好去拼一下。連這種跟團的緊湊行程,都有人能殺到一般電器店裡買吹風機?我也是醉了。
收工準備回家。久久跟團一次,累到無以言喻 (雖然也逛了許多地方)
不過全家四個人去玩,真是最佳組合!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出遊了
深夜的機場大廳外依舊人聲鼎沸。等了不知道多少台廂型車,總算輪到我們的小巴出現。沉默中,司機大哥穩穩握著方向盤,在黑夜中朝台北快速駛去。其實台灣高速公路又平又穩,不比日本差到哪裡去。Esther 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真是一點沒錯。
台灣檜木歷史 頗值得閱讀
https://jtsai.gitbooks.io/forest_deer_hunter/content/index.html
每次旅遊結束
跟你們一樣感覺
“回家真舒服”
哈哈哈
好棒的資料!值得找時間好好研讀。
我先前有看過文章,指稱台灣剛脫離日本統治時百廢待舉,因此大量砍伐高價木材賣錢。缺乏保護國土的觀念,我們倒是多年來始終如一。這一點比不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