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接送小孩留校晚自習,我從老家要回了結婚前騎的老機車。已經快 20 年了,老車雖老,稍做整理還是一尾活龍。不過原本就深入簡出的老爸就更無聊了,連出門辦點雜貨的樂趣都沒有。Esther 和我找了個理由,說老爸的乖孫冬天怕冷,也不愛人載,連哄帶騙把車還了他。花了幾天時間上街逛逛,我們又牽了這台鈴木小蜻蜓回家。
小巧玲瓏的尺寸,卻是正港 125cc 的實力
選擇新車時,我們可是結結實實繞了一兩天,因為看得到的款式都不順眼。價格要低、體積要小,看起來還不能像隻呆頭鵝。沒想到隔天一早,「SUZUKI」這個品牌躍入腦海中 (Esther:我早就說要看這家的車),而且近在咫尺就有銷售點。我們走路出門,不到一個小時就訂車走人。其實,這天回家時,我連新車的型號都不太清楚。
本來代步的是這台 YAMAHA 迎光。從結婚前撐到我小孩都國三了,還是頭好壯壯
整理到一半。把原本的綠色車色換成黑,後座把手這時還未處理 (後來再請機車行噴黑漆)。整理好後連牌照都換新 (黑)
老爸說,十幾年來好像只換過一顆輪胎。我牽來後直接兩輪都換掉,安全第一
不過總不好剝奪老爸的樂趣。幾經商量,Esther 和我就牽了這台 SUZUKI
機車辦牌很快,隔天下班就交車了。老闆解釋功能等等,我其實沒什麼聽。機車不就是那樣嗎?戴上原廠附的安全帽,我一溜煙就閃人了。後來才發現,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停車都沒鎖龍頭鎖,也發生過側踢沒收起無法發動的糗事。三十老娘,倒繃孩兒,就是這樣了。
側面照。坐墊角度平緩,方便後座乘客上下,也是當初雀屏中選的原因之一
液晶儀表板。最棒的是還有時間 (應該每台新車都有這種設計吧)
很酷的高透性大燈。這是我選它的原因之一,其他牌子的大燈都太醜了,不知道美感在哪裡…
腳踏部分也是採用表面紋路處理,省去踏墊。這車許多地方考量細膩,很有日本車的味道
後輪單槍避震。不過原本的避震器不敷我和 Esther 雙載 (怕觸底),直接請老闆再換上一組硬一點的避震器
油箱蓋在椅墊內。雖然加油多一道動作,但好像有汽油幫浦損壞時也能發動的好處。我 OK,連開車加油我也會下車放風
原本以為只是代步用,沒想到有了這台小蜻蜓,我們的生活多了不少樂趣。除了接送小孩,用餐選擇也多了,還能慢條斯理繞去借片子。有次 Esther 記錯哥哥晚上輔導課輪值爸媽的時間,我們還在半小時內飛車買齊全班便當兼送 Esther 到校。小歸小,這 Address V125SS 還真是靈活,難怪是日本當地銷售的 No.1。